三維共構圖台是一個多樣化的地理資訊整合展示分析平台,支援各種底圖切換,2D圖層介接(WMTS),三維建物匯入及展示,點雲資料、地下管線及物件的展示等功能,並可匯入時續性的資料如淹水、氣象、噪音等,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示,可讓這些地理資訊資料的特性一目了然。今年我們更推出衛星展示、時間軸、DTM加值服務、氣象模組等多種整合性的 Widget,讓開發特定應用的使用者能更快速的建立基礎應用服務的架構。
三維共構圖台是一個多樣化的地理資訊整合展示分析平台,支援各種底圖切換,2D圖層介接(WMTS),三維建物匯入及展示,點雲資料、地下管線及物件的展示等功能,並可匯入時續性的資料如淹水、氣象、噪音等,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示,可讓這些地理資訊資料的特性一目了然。今年我們更推出衛星展示、時間軸、DTM加值服務、氣象模組等多種整合性的 Widget,讓開發特定應用的使用者能更快速的建立基礎應用服務的架構。
本三維圖台介接來自交通部中央氣象署、NOAA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等氣象預報之公開資料,可展示動態全球風場流動、颱風路徑預報、累積雨量、雷達回波、空氣品質等資訊,亦提供共用工具,可上傳自有或其他來源之相關資料。其中三維資料更可以體素(Voxel)或多層風場展示,提供使用者多樣化的氣象資料展示功能。
國網中心與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合作建置的都市發展模擬平台,除了導入現有全市近似化建物及重要地標精緻模型,更開發如都市更新輔助評估等共用工具,可於平台介面選擇用地快速批次建置隨機模型,初步預覽都更後景象。除此之外也包含地圖導覽、披覆圖層、視域分析、易致災區域輔助決策等功能。
國網中心與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管理處,以北門遊客中心為示範場域,建置三維風景區智慧設施管理平台。結合IOT技術,可將公廁相關使用數據於管理圖台顯示,並在必要時自動通知清潔人員到場清理。另更結合管轄及租賃管理系統,可監管風景區內用地之店家廠商租賃任情況,提供相關公部門單位更全面的展示監控平台。
AI天氣預報模組,串接 NVIDIA 推出的 Earth-2 平台,它利用高精度的數據驅動 AI 模型,能夠快速且準確地預測全球天氣,生成包括氣溫、降水、風場等在內的多維氣象資料;透過三維共構平台的風場模組、可視化圖層等功能,可將AI 天氣預測的結果串接顯示於圖台上,這樣的三維展示不僅使氣象專家能更直觀地分析天氣變化,還能為公眾提供更加友善易懂的氣象圖像。
台東縣政府地政處規劃製作與內政部地政司維護的綠島鄉高精度數值地形圖資,蘊含各類細緻的資料,包括高程模型、正射影像、數值地形圖、精緻模型等,藉由國網中心的三維共構平台,及其中各種共用工具,如AR/VR模組、使用者故事等,建構出適用於離島或區域地方的圖資展示圖台,可作為觀光導覽、地科教育等應用。
高雄市農業局農來訊服務平台經由結合農情與氣象資訊,每小時防災告警分析,建立三維農產業防災應用,並可展示降雨、落雷、溫度等氣象圖資,提供使用者更清晰、立體的防災告警分析圖台。
國網中心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合作建置的「古蹟建物養護三維視覺化展示系統」,可依據古蹟建物3D建模建構三維圖臺進行展示,透過溫濕度感測器之監控數據,並搭配維行氣象站之氣象資料,將溫濕度變化以三維視覺化方式呈現,以協助公部門針對文化資產進行監測,並作為未來相關古蹟管理與保護措施之預防及應變之參考。
(VR 體驗版網頁: 展示連結)
國網中心與澎湖縣政府工務處合作建置的「漁港管理之船舶進出港三維系統」,可整合航港局AIS船舶即時位置及航向等動態資訊透過三維空間圖台進行展示,並針對港口各項設施進行數位化及三維化之資料建置,以落實智慧管理,提升施政效能,達到智慧化港灣管理之目的。
國網中心與台中市政府消防局合作建置「搜救犬日常訓練成果三維虛擬導覽系統」,利用場域空拍並結合訓練影片拍攝進行3D虛擬導覽,除了作為日後單位訓練領犬員及搜救犬之工具,亦作為提供民眾3D導覽介紹之用,以利民眾深入了解搜救犬。
國網中心與陽明交通大學等學研單位合作的智慧城市計畫中,透過道路監視器,以 AI 分析車流,實作此「車輛壅塞預估系統」。路段擁塞的推估結果,透過三維共構圖台的功能,可與街道地圖、城市建物整合展示,作為城市道路規劃的依據。
與成功大學合作的案例中,利用建物套疊圖層的功能,可將空汙推估的歷史資料,如苯、CO、NO2、O3、PM2.5M、SO2等空氣汙染資料圖層,疊畫於建物模型上,得以清楚解析特定建物周遭相關空汙指數。除了預設的歷史資料,更可藉由國網中心提供的 SensorThings Widget,導入即時的空汙資料,將目前的狀態也展示於圖台中。
想知道國內新冠肺炎所有確診個案紀錄?哪個縣市新冠肺炎感染者最多?你所居住的縣市有多少個確定個案?現在只要上國網中心的3DGIS疫調地圖,就能立即掌握防疫資訊,3D空間場景展示更擬真貼近人的視覺,能提供全臺各鄉鎮 COVID-19 累積確診人數之分布更真實的場景重現。
噪音對生活品質的影響甚大,掌握噪音數據的關鍵,是將噪音分析運算並形成直觀可視的介面。國網中心與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詹大千研究員合作,將其研發的Sound Box聲音感測器廣布於台北市,並利用國研院國網中心的高速運算資源打造出3D噪音地圖,以24小時動態呈現台北市各地的噪音變化,民眾可經由直觀式介面快速了解噪音資訊。
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合作,結合三維圖台技術與農業災損資料,導入國網中心雲端平台與強大運算資源,進行資料清理作業與影像區塊化,透過整合AI分析技術與三維展示即時呈現判釋資訊,開發符合農業單位需求之雲端服務功能。圖台內包含介接外部影像資料、AI農作物辨識開發、農損災害佔比統計及淹水潛勢整合受災預防等功能,提升高雄市農業局空間資訊量能。
為提升水利單位相關空間資訊量能整合,國網中心與台中市水利局合作,透過3DGIS共構平台與水利局所蒐整的感測數據與情境,以數位分身概念打造抽水站預警系統,將淹水歷史事件用模擬重現,並進行AI模擬預測與相關數據的彙整與統計,呈現災前預警與災中應變的可行性。
旨在建立異質空間資料整合之三維資訊整合平台,架構立體多元的海空資訊追蹤及展示網絡,以本中心所取得之圖層、模型,結合全球AIS即時航班、船舶資訊,以及N2YO公開衛星相關資訊與過頂計算,提供查詢、規劃、管理等資訊加值應用功能,並結合三維技術以視覺化方式呈現,透過情境式的設計,提供單位所需客制化災害防救及軍事應用。
國網中心與台南市政府合作之地下管線整合工具展示平台,將台南市地區的地形地貌、城市建築、地下管線、設備裝置等於三維空間中一併展示,並提共管線衝突分析等共用工具,可加速相關應用的開發期程。
國網中心與基隆市政府合作之全方位地理資訊便民展示平台,除了基隆城市建物與地形地貌三維展示,更結合了實價登錄、地籍查詢、水土保持、消防防災、都市計畫及多視窗歷史資料比對等功能。
圖台開發使用者除了匯入自有的建物模型至伺服器,亦可介接三維共構平台提供之共用圖層(DataLake),其中提供多組傾斜式攝影轉置城市建物模型的資料。本組資料為新竹市局部建物模型(產製日期: 2020/04/28)。(註:因資料機敏性,需輸入密碼。)
圖台開發使用者除了匯入自有的建物模型至伺服器,亦可介接三維共構平台提供之共用圖層(DataLake),其中提供多組傾斜式攝影轉置城市建物模型的資料。本組資料為新竹市局部建物模型(產製日期: 2020/07/17)。(註:因資料機敏性,需輸入密碼。)
地下管線3D展示系統主要為地下各公共管線的立體空間展示、分析及應用。管線問題主要是管線資料面的錯誤與闕漏,公部門期望藉由3D GIS圖台展示管線資料衝突的成果,反饋至2D系統,作為補齊或補正管線資料的參考,並應用於道路挖掘便民系統效能提升優化,藉由3D展示系統快速的分析管線衝突,提供機關參考及應用。
使用者故事編輯擴充模組,可依照地點貼上該處的相關圖片,編輯地標文字,繪製線條、平面、粒子特效、虛實整合等,亦可切換底圖圖層、建物模型等。將各上述地點加上說明後依序撥放,可形成獨一無二的使用者故事。
範例影片以建置高雄港灣導覽為例,完整由使用者故事編輯器的操作開始介紹,包含路徑規劃、章節編修、新增圖片、產出成果檔案;而使用者故事撥放器匯入成果檔案後,可撥放完整導覽過程。
地景特效編繪模組,可利用預設的五種地景模型(如花草、樹木、石頭、建物等),或上傳的客製化模型,快速的於三維場景中貼放。並提供單一模型設置,或批次區域設置等進階選項。讓使用者能方便編繪地景,讓場景更加多元豐富。
由多情境降雨及淹水大數據,以分析時序列動態淹水範圍來建立淹水網格與溢流點之關聯性,推估各關聯溢堤點上游降雨逕流之集水區稽延時間,及溢流點至淹水網格之漫地流稽延時間,再據以計算不同降雨延時的累積雨量做為該網格淹水的致災雨量。演算流程共定義5階淹水門檻(0.1m、0.3m、0.5m、1m、2m)提供決策者觀察與分析,實行城市智慧治理。
以屏東地區為示範區域,淹水數值模式可提共每小時之淹水範圍模擬,針對觀測範圍之水位變動具備高度掌握度,國網中心3D GIS圖台,能即時介接Datacube中的模擬分析資料,可提供相關單位精準的淹水範圍及淹水高度,以利單位判斷防災方式提前準備。(因 Datacube 需使用 http 連線,請確保瀏覽器無自動跳轉 https 連線模式。)
以台中地區為示範區域,淹水數值模式可提共每小時之淹水範圍模擬,針對觀測範圍之水位變動具備高度掌握度,國網中心3D GIS圖台,能即時介接Datacube中的模擬分析資料,可提供相關單位精準的淹水範圍及淹水高度,以利單位判斷防災方式提前準備。(因 Datacube 需使用 http 連線,請確保瀏覽器無自動跳轉 https 連線模式。)
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於「多維度國家空間資訊服務平台」提供了全台各縣市之建物資料,本平台可介接其 3DTiles 建物資料串流,並於虛擬實境即時展示。 VR 操作方式:若於裝置VR顯示器或模擬器的硬體環境,進入網頁後將視角移至欲觀看的位置,點選「VR」按鈕,即可進入VR環境。
透過無人機拍攝的影像,經由傾斜式攝影轉置建物的技術,可產出數位孿生城市模型,本平台除了可於一般網頁展示這類城市建物,亦提供虛擬實境導覽的技術,可讓使用者沉浸式虛擬場景中。 VR 操作方式:若於裝置VR顯示器或模擬器的硬體環境,進入網頁後將視角移至欲觀看的位置,點選「VR」按鈕,即可進入VR環境。
本平台提供的海底地形擴充模組,除了可於一般網頁展示海底地形,亦提供虛擬實境導覽的技術,可讓使用者沉浸於台灣周遭海域底世界中。VR 操作方式:若於裝置VR顯示器或模擬器的硬體環境,進入網頁後將視角移至欲觀看的位置,點選「VR」按鈕,即可進入VR環境,若有勾選「顯示海洋表面」,視線低於海平面時,會進入海底效果。
本平台提供的地下管線擴充模組,除了可於一般網頁展示地下管線,亦提供虛擬實境導覽的技術,可讓使用者於 VR 空間中更直接的觀察管線於空間中的相對位置。VR 操作方式:於裝置VR顯示器或模擬器的硬體環境,進入網頁後,開啟 Widget並勾選欲觀察的物件,視角將移至該處,此時將透明度調低可顯示管線資料,微調位置視角後,點選「VR」按鈕,即可進入 VR 環境觀察管線。